2025年7月23日,《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暨湖南、新疆、海南三省耐盐碱水稻地方标准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实验室成功召开。
耐盐碱水稻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作物之一,近年来在盐碱地改良利用和粮食增产方面成效显著。为加速推动耐盐碱水稻产业标准化发展,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汇聚了来自湖南、新疆、海南三省的标准起草专家与学者,共同研讨耐盐碱水稻相关标准的制定与完善工作。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三亚市耐盐碱水稻产业联合会与长沙市质量和标准化协会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及授牌仪式。此举标志着双方将在耐盐碱水稻领域深化合作,携手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致力于产业标准化建设与技术创新。
战略签约及授牌
三亚市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新疆农业科学院以及希而思(长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机构和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在团体标准立项评审环节,《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的牵头起草单位项目负责人郭夏宇向与会专家详细介绍了项目背景与标准制定情况。专家组审阅了立项材料,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及《长沙市质量和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进行了充分研讨。经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团体标准立项符合国家粮食产业发展需求,申请单位前期工作基础扎实,技术内容与方案切实可行,同意予以立项。
随后的地方标准研讨环节聚焦《耐盐碱水稻种植技术规范》。湖南、新疆、海南三省起草单位负责人分别就各自的标准起草讨论稿进行了深入解读。与会专家围绕标准中的关键技术指标、操作流程等核心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多项专业建议,为三省地方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会议的召开,为耐盐碱水稻产业的标准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对推动我国耐盐碱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各参与单位将根据专家意见加快完善标准内容,为标准审查做准备,此团体标准与三地地方标准将为我国耐盐碱水稻产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规范保障。
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