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服务规范》
标准研制项目进度及资金使用情况公示
一、项目简介
《社会组织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服务规范》标准研制项目于2024年11月立项,本项目旨在提升各类团体、社会组织、企业、爱心人士等在儿童关爱中的效能,研制并发布该标准,通过标准化技术,运用规范化、系统化的服务模式来提升关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实。
二、项目启动和立项评审
2024年12月19日下午,长沙市民政局2024年福彩公益金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慈善项目之《社会组织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服务规范》标准研制项目启动会暨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在芙蓉标准化小镇国际标准化创新中心顺利召开。



项目启动会暨标准立项评审会现场
长沙市政协原副主席张庆和、长沙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处处长何朝飞、长沙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处(儿童福利处)副处长陈曦、长沙市尚上心理科普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颜晶、长沙市质量和标准化协会会长田亚、专家王咏梅以及各社会组织共20余位代表参加本次项目启动会暨立项评审会,会议由长沙市质量和标准化协会主任徐冬爱主持。参会代表纷纷就自己的服务经验、专业能力以及对《社会组织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服务规范》的理解与看法进行了分享。他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关爱服务的重要性,强调了规范制定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立项公告(2024.12.23)
三、项目调研
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是社会关注的重点群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需要社会组织提供专业的关爱服务。本项目调研旨在深入了解社会组织在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方面的服务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为制定《社会组织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服务规范》提供依据。
(一)2025年1月7日,调研长沙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处(儿童福利处)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长沙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处(儿童福利处)相关职能展开,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数据管理、关爱形式、工作机制及服务评价等内容。调研涉及全国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儿童督导员与儿童主任的培训考核机制、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方向(如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专业化)以及现有政策标准和记录文件清单。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志愿者与医疗资源不足、服务专业性及个性化欠缺、活动内容与基础需求匹配度低等。未来需加强第三方评估、优化资源整合、提升服务针对性,并完善儿童健康保障与创新服务模式。
长沙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处(儿童福利处)调研现场
(二)2025年1月17日,调研长沙市未成年人保护协会
长沙市未成年人保护协会的调研反馈全面展现了其在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服务中的实践与思考。协会依托多专业团队和政府、学校、企业联动协作机制,构建了个体评估、服务实施、跟踪改进的标准化流程,并注重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调查与第三方评估。当前主要挑战集中在资源短缺、服务覆盖面有限等方面。未来规划强调拓展心理疏导与法律援助的深度,强化家庭教育支持,并通过加强专业培训、创新服务模式(如线上服务)和社会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能。
长沙市未成年人保护协会调研现场
(三)2025年2月26日,调研长沙市芙蓉区益心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长沙市芙蓉区益心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作为4A级非营利社工机构,专注于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服务,以社区、家庭为主要服务阵地,围绕低保残障儿童开展入户探访、个案管理、康复跟进等多元化服务。机构依托32名专职社工(含10名中级社工师)及规范化的志愿者管理体系,形成“需求评估-方案制定-服务介入-反馈评价”标准化流程,注重儿童参与及社会融入。当前主要挑战有资金短缺、项目周期短导致的持续性不足。提出延长项目周期、统一服务表单、搭建信息化平台及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建议,为服务规范的标准化、长效化提供实践参考。
长沙市芙蓉区益心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调研现场
(四)2025年3月6日,调研长沙市儿童福利院
长沙市儿童福利院调研聚焦机构职能设置(如社工部牵头协调资源连接)、服务对象类别(孤弃儿童、区县政府寄养等)及需求分析,日常服务流程涵盖需求评估、服务实施及信息化管理,特色服务包括社区联动、上门服务及政府专项拨款。对一线人员要求资质认证并建立志愿者标准体系,外部组织需通过监管考核,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及第三方评估。
长沙市儿童福利院调研现场
(五)2025年3月19日,调研长沙市暖心社工综合服务中心
暖心社工以“暖心妈妈”品牌为核心,依托社工站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流动儿童提供安全防护、心理支持、助学帮扶、居住环境改造及社会融合五大服务,并建立“红黄蓝”三级动态评估机制,通过入户调研、风险分级及转介服务实现精准干预。服务流程涵盖需求评估、计划制定、执行与复盘,参考行业标准及地方分类指南。当前挑战聚焦信息收集边界模糊、服务分类逻辑不清及成效评估难,未来需优化分类维度、推动信息化追踪、平衡标准与创新,并强化政策倡导(如福利申领指导),构建系统性儿童关爱体系。
长沙市暖心社工综合服务中心调研现场
(六)2025年3月21日调研三和社工发展服务中心
三和社工围绕标准初稿提出细化建议:明确“留守儿童”需限定父母外出务工超6个月,“困境儿童”应结合民政政策扩展至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六类;服务内容可参考湖南地标及深圳团体标准,强化身份核实与动态监督;服务流程细化为探访筛查、需求分类(心理/生活/发展性)、个案介入、定期评估、转介跟踪六大环节,突出资源整合与风险应对;服务标准需区分过程与结果评估,避免与管理制度混淆,并借鉴深圳分领域规范。建议强化政策衔接,完善分类逻辑及服务边界界定,推动规范落地。
三和社工发展服务中心调研现场
(七)2025年5月9日调研长沙市雨花区群英公益发展促进中心
长沙市雨花区群英公益发展促进中心(简称:群英会)服务内容分为以下五大服务板块: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教育领域志愿服务、减灾防灾志愿服务、医疗健康志愿服务、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此次调研围绕《社会组织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服务规范》提出以下改进方向建议:1.社会组织要求增加财务管理的要求、捐赠物品质量、环保、安全、卫生方面的要求;2.安全保护增加:防灾、减灾及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如急救技能)的内容;3.亲子关系促进增加隔代亲子关系、远程亲子关系促进方面的内容,有条件的宜系统策划亲子关系促进,提供长期连续性服务;4.发展赋能服务可增加就业帮扶,从劳动能力培养、就业前辅导、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5.参考其他领域标准(如养老服务、一线儿童服务手册),优化服务内容分类逻辑;6.推动信息化系统建设,动态跟踪服务效果;7.推动标准化与灵活性结合(允许地方机构创新迭代)。调研聚焦服务标准落地性与创新性,通过分层需求响应、专业化流程设计及资源整合机制优化,推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从“活动导向”向“成效导向”转型。后续需重点强化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与资源可持续性支持。
长沙市雨花区群英公益发展促进中心调研现场
四、项目财务情况公示

五、项目发布标准征求意见函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函(2025.5.6)